老铁,啥情况啊?是不是正填着光大银行的信用卡申请表,雄心壮志地准备开启“卡奴”的幸福生活,结果老板一个电话“小X,那个PPT……”你就给切出去了?还是说,填到年收入那一栏,你默默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花呗账单,突然陷入了沉思,开始怀疑人生了?别慌,先让我猜猜你现在的心情:完了完了,我这信息填一半,银行是不是已经把我拉入黑名单了?我的征信是不是已经“花”得像个二维码了?心态崩了啊!
打住!先把你那颗悬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子里。你以为银行的审核系统是啥?24小时盯着你屏幕的“监工”吗?你这操作,在银行系统看来,顶多算是个“已读未回”,连“正在输入中”都算不上。只要你没点那个金光闪闪、充满仪式感的“确认提交”按钮,你的申请信息就还静静地躺在银行的临时数据库里,像个还没出新手村的小白,根本没资格去见征信中心那个大BOSS。
这么说吧,这个过程就像你在淘宝上把一堆宝贝加进了购物车,甚至连地址都填好了,但就是没付款。马云爸爸会因为这个扣你花呗额度吗?显然不会嘛!他顶多就是隔三差五给你发个推送:“亲,您购物车里的宝贝降价啦!”“亲,再不付款宝贝就要被别人抢走啦!”银行也是一个路子,你这申请表填了一半,信息就暂时“挂”在那儿。你的个人信息和信用报告,在没得到你“朕已阅,准了!”的授权(也就是点击提交)之前,银行是碰都不会碰的。所以,征信?没事儿,好着呢!
那么问题来了,你这个“半成品”申请表会何去何从?通常有几种可能。第一,银行系统很有耐心,会为你保留一段时间,短则几天,长则一两个月。你随时可以凭身份证号或者手机号重新登录,系统会很智能地问你:“英雄,是否要继续你未完成的霸业?”你点个“是”,就能从上次中断的地方继续填写,非常贴心。
第二种情况,光大银行的客服小姐姐或者智能系统可能会给你发条“爱的短信”。内容大概是:“尊敬的客户,我们检测到您有一份未完成的信用卡申请,完成申请即可享受XX好礼哦!”看见没,人家不但不怪你,还生怕你跑了,用各种福利诱惑你回去把“作业”写完。这时候,你就可以顺着短信里的链接,继续你的申请大业。
当然,也有一种可能,就是你摸鱼的时间太长,或者清除了浏览器缓存,那个临时数据就随风而去了。等你再想起来这事儿,回去一看,空空如也,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。这时候咋办?凉拌!重新填一份呗!反正也没啥损失,就当是提前演练了一遍,这次保证一次过,熟能生巧嘛!
所以,总的来说,光大银行信用卡填写一半就跑路,基本没啥影响。不过,话说回来,咱们为啥要申请信用卡?不就是为了买买买,提升一下生活品质嘛。但有时候刷卡一时爽,还款火葬场。其实搞钱的路子也不少,就我填表填到一半摸鱼那会儿,还真发现个有意思的地方。比如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,网站地址:bbs.77.ink,打发时间还能回点血,也算是一种曲线救国了。咳咳,扯远了,我们说回填表。
既然你已经决定要“从一而终”,把这张申请表给完成了,那咱就得聊聊怎么填才能提高通过率。别以为填表就是个体力活,这里面的“骚操作”和“潜规则”可多了去了。首先,个人信息务必真实、准确,特别是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,错一个字都可能导致你直接“GG”。这跟考试写名字一样,名字写错了,你考满分都没用。
其次,工作单位信息是重中之重。单位名称要写全称,别偷懒写简称。单位地址要具体到门牌号,让银行觉得你这个单位是真实存在的,不是你随便在地图上找的。单位座机电话一定要填一个能找到你本人或者同事的,因为银行有很大概率会打这个电话进行“回访”,也就是传说中的“照会”。要是电话打过去,接电话的人一脸懵逼地说“查无此人”,那你就等着收拒信吧。
然后是年收入,这个得讲究点策略。不是让你瞎写,但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“美化”一下。把你的年终奖、各种补贴、绩效都算上,凑个好看点的数字。但千万别太离谱,你一个刚毕业的实习生,填个年入百万,银行的审核系统可能会直接笑出声,然后把你给拒了。记住,合理是关键。
还有联系人信息,最好填直系亲属或者关系特别铁的同事、朋友,并且提前跟人家打好招呼。万一银行真的打电话过去核实,对方要是说“啊?谁?不认识。”那你这申请基本也就凉了一半了。这叫“社会关系稳定性”,也是银行考量的一个方面。
最后,提交之前,从头到尾仔仔细细检查一遍。就跟你发朋友圈前P图一样,每个细节都要到位。确认无误后,深吸一口气,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,勇敢地按下“提交”键。接下来,就是漫长(也可能很快)的等待审核过程了。你可以通过光大银行的官方App或者公众号查询申请进度,体验那种“等快递”的焦灼与期待。如果一切顺利,不久之后,一张崭新的、还带着油墨香的信用卡就会飞到你的手上。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一只公鸡在三角形的屋顶上生了一个蛋,蛋会往哪边滚?